首页 > 诗文 > 李益的诗 > 汴河曲

汴河曲

[唐代]: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曲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汴水碧波,悠悠东流,望中一片无边春色。春色常在,但当年豪华的隋宫则已经荒废颓败,只留下断井残垣供人凭吊了。

行人啊千万别望向长堤上的美景,那随风飘荡、漫天飞舞的杨花,仿佛正是隋代豪华消逝的一种象征,让人惆怅。

注释

汴水:汴河。唐人习惯指隋炀帝所开的通济渠的东段,即运河从板渚(今河南荥阳北)到盱眙入淮的一段。

宫阙:宫殿。这里指汴水边的隋炀帝行宫。已成尘:已经成为断壁残垣。尘,尘土。

长堤:绵长的河堤。堤,河堤。

愁杀人:把人都愁死了,形容过于发愁。

参考资料:

1、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249

汴河曲创作背景

  李益进士及第之后,于大历六年(771年)参加制科考试,授官郑县主簿,任职三年。此诗即为在这一时期所写。

参考资料:

1、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249

汴河曲鉴赏

  这是一首怀古诗。怀古诗多从眼前历史遗迹起兴,以今昔盛衰立意,在抒写历史沧桑感之中寄寓某种现实感慨。该篇即为典型的诗例。题内“汴河”,指隋炀帝开凿的通济渠。当年隋炀帝为了游览江都,前后动员了百余万民工凿通济渠,沿岸堤上种植柳树,世称隋堤。还在汴水之滨建造了豪华的行宫。这条汴河,是隋炀帝穷奢极欲、耗尽民膏,最终自取灭亡的历史见证。诗人的吊古伤今之情,历史沧桑之感,就是从眼前这条耗尽民膏,成为亡隋历史见证的汴河发兴的。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诗人在开篇写因汴河水引发的诗人对历史的回忆。汴水碧波荡漾,缓缓东流,堤岸上春柳随着清风飘荡,显出无限柔情,两岸都笼罩在一片花红柳绿之中,到处都是一片春光无限。诗人写春,但没有具体描绘春的景象。但是诗人巧妙加上了“无限”二字,便使春意变得具体形象起来。汴水悠悠东流的形象,本来就容易引发对悠悠时间之流的联想,缀以“无限春”,更使这条流贯无数春秋的汴水,带上某种象征色彩,而且唤起汴水两岸春色无限的联想。接着诗人联想到“隋家宫阙”,象征着隋代腐朽统治和豪奢生活的隋炀帝华丽的行宫,现已荒废颓败,只剩下断井颓垣供人凭吊了。“已成尘”,用夸张的手法极言昔日华丽消失殆尽。诗句以汴水长流与隋宫化尘作鲜明对照,两相比照,正见出自然永恒、人世沧桑、豪华如烟、历史无情,世事沧桑变迁之意油然而生。隐含在这种历史沧桑感中的深层意蕴,则正如刘禹锡《金陵五题·台城》所说:“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末两句继续写汴河岸边典型的景物,转从隋堤杨柳抒发感慨。柳絮随风飘扬,飘飞如雪,原是骀荡春光的标志,这该是让人心情舒畅的春色。但眼前这汴堤杨柳,却联结着隋代的兴亡,历史的沧桑,不免惹人欷歔慨叹。这些春色如今见证着历史,而当年隋炀帝沿堤栽种柳树,本是他南游奢华之举动的一个点缀而已,到头来它却成了荒淫亡国的历史见证。那随风飘荡的杨柳和飘飞的杨花,引起诗人的无限感怀,在怀着历史沧桑感的诗人眼里,它们仿佛是隋代豪华消逝的象征(杨花与杨隋构成一种意念上的关系,容易使人产生由彼及此的联想)。后人面对这垂柳,不禁生发出繁华易逝、历史永恒的感慨。不过更使人感怀不已的,或许是这样的现实:尽管隋鉴不远,覆辙在前,但当代统治者却并没有人从亡隋历史中汲取教训。在“风起杨花愁杀人”这种强烈深沉的感伤中,分明隐现着衰颓时世的面影。这也表现出诗人对国事的深切担忧。

  这首七言绝句,对比的运用,使隋炀帝自取灭亡的历史教训更加深刻。诗人将吊古伤今之情融入到了春色中,委婉曲折,感情深沉。最后伤今之笔,将诗人的忧国愁绪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李益简介

唐代·李益的简介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 李益的诗(183篇)► 李益的名句(21条)

猜你喜欢

谒岳武穆王祠

明代郑岳

十二金牌一日催,三军恸哭捲旗回。马前果中书生计,河上深孤父老来。

开辟乾坤无此变,古今成败有馀哀。皇明尽复中原土,地下忠魂亦快哉。

过汧阳

明代郑岳

湿雾经旬淹白日,晴峰今日倚丹霄。颓坡荷锸开榛径,缺岸横槎接野桥。

玉节北来鸿信断,金城西去马蹄遥。汧阳县郭居人少,风露高秋夜寂寥。

保定途中偶成

明代郑岳

高柳平堤列两行,柔条拂面引风凉。蝉声远近鸣相应,马足东西去各忙。

伏尽相如犹病渴,秋来宋玉更悲伤。独怜野叟茅檐外,一枕松阴午梦长。

陇州阻雨

明代郑岳

幽窗扃雨一灯明,独宿空堂此夜情。陇道寒深双鬓短,关山路险寸心惊。

天连绝塞风烟色,秋入荒城鼓角声。却忆马周投逆旅,一樽寂寞对谁倾。

定兴行台

明代郑岳

赤县层城列羽旄,往来车马日劳劳。水流北去天河近,山拱西来禁阙高。

长路强驱心已倦,清秋怅望首重搔。满篝禾黍斜阳外,何处春讴对浊醪。

过圣寿寺午憩

明代郑岳

冲沁溪头泊钓舟,并骑羸马访山游。松檐长宿三春雨,麦陇初登四月秋。

地僻安禅僧欲定,时平击壤我能讴。悠悠万事浑无尽,瓜熟青门有故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