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雍陶的诗 > 天津桥望春

天津桥望春

[唐代]: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天津桥望春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津桥下春水浸润着红霞,如烟细柳微风中拂岸倾斜。

车辇不再来金殿久已关闭,莺儿飞出衔着上阳宫中花。

注释

天津桥:即洛桥,简称津桥,是洛水上的一座浮桥,在今河南洛阳西南,是洛阳名胜之一。

风丝:微风。斜:韵脚念xiá。

翠辇(niǎn):皇帝乘坐的车子。这里借指皇帝。

宫莺(yīng):泛指宫中所栖之鸟。上阳:上阳宫,唐高宗时建造,在洛阳皇城西南,洛水天津桥附近,高宗常居此听政。

天津桥望春创作背景

  雍陶生活在晚唐。此时,唐王朝国势衰败,社会危机日益严重。诗人来到天津桥畔,目睹宫阙残破的景象,抚今思昔,不无盛衰兴亡之感,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七绝。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124-1125

天津桥望春鉴赏

  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荡。这美好的自然春光,不减当年,自然令人心醉。然而,山河依旧,人非昔比。透过茂密的树丛向北望去,尽管昔日高大威严的宫殿至今犹存,可是,那千官扈从、群臣迎驾的盛大场面,已不能再见到了。宫殿重门紧闭,画栋雕梁也失去了灿烂的色泽。当年曾经是日夜欢歌的上阳宫,而今一片寂落,只有宫莺衔着一片残花飞出墙垣。面对着这番情景,诗人自然是心潮起伏,感叹万千。

  这首诗通篇写景,不言史事,不发议论,静观默察,态度似乎很淡泊。然而,正是在这种看似冷静客观的描写中,蕴藏着作者吊古伤今的沉郁的感情。诗的一、二两句,作者先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入胜;三、四句转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中,表现了岁岁春天重临,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这正是以乐景写哀,因而“倍增其哀”的手法,较之直抒胸臆,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全诗处处切合一“望”字。“金殿闭”是诗人“望”中所见,但苑内的凄凉之状,毕竟是“望”不到的,于是第四句以宫莺不堪寂寞,飞出墙外寻觅春光,从侧面烘托出上阳宫里凄凉冷落的景象。这一细节,是诗人“望”中所见,因而落笔极为自然,但又曲折地表达了作者难诉说的深沉感叹,含而不露,淡而有韵,堪称全诗中精彩的一笔。

雍陶简介

唐代·雍陶的简介

雍陶(约789~873以前),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 ► 雍陶的诗(125篇)► 雍陶的名句(1条)

猜你喜欢

题画

清代牛运震

泼墨似云林,秋意森满幅。石气翻空青,古树寒如束。

樵径寂无人,西风下丛竹。

蛟川包节妇诗

清代费淳

苍松摧劲枝,女萝失所托。憔悴当秋风,枯条自缠络。

哀哀寡妇心,俯仰伤摇落。遗腹有孤儿,一线何单弱。

饮酒杂诗

清代金楹

愁思忽而至,揽衣陟冈陵。杳杳即长暮,古松郁青青。

睇彼脊令飞,不觉涕泗零。群弟克恭我,而我乃无兄。

哀殳生

清代金楹

枯杨不再芳,残花不再扬。下士忽愁苦,斯人已沦亡。

沦亡岁月迁,昨梦在我傍。觉来不见君,神思空旁皇。

卜算子 题画

清代顾瑶华

残雪压南枝,月上黄昏静。疑是林逋处士家,清浅溪边影。

寂寂暗香浮,幽意无人省。为占江南最早春,耐尽风霜冷。

赵尧生前辈还蜀过宜昌酒集东山草堂因出示林纾画万松深处卷子索题

清代李稷勋

三涐之云同一族,千松万松云婘属。中有幽人独往来,占松一丘云一谷。

抱云有似鸡孵卵,养松差比牛舐犊。云自去来松偃蹇,霜柯如铁青成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