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舸

[清代]:吴伟业

霸越亡吴计已行,论功何物赏倾城?

西施亦有弓藏惧,不独鸱夷变姓名。

一舸鉴赏

  历代咏西施的诗,或将她视为以色媚主,使吴王招致亡国杀身之祸的“尤物”,或将她视为灭吴的第一功臣。这首诗却别出新意,揭露了统治者擅权负义的丑恶行径,称颂了西施的远见卓识。据《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战败被俘后,范蠡用美人计,献西施于吴王,让吴王放越王回国,并使吴王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得以灭吴,重建霸业。

  首句“计已行”三字,肯定了这一策略已获成功。毫无疑问,西施在实现“霸越亡吴”的谋略方面功不可没,越国对她本该论功行赏。

  第二句诗也肯定了西施的功绩,同时又故意设问启人深思:她究竟该得到何种奖赏呢?这一问,使诗显出了曲折,也在读者脑海中掀起了波澜。

  第三、四两句回答了这一问题,同时也点了题。“西施为越苎萝村西鬻薪之女”,传说勾践携西施归越后,越王夫人暗中派人将她沉尸江底,一说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诗人更相信后说。为什么呢?“西施亦有弓藏惧”一句,可谓独具慧眼,一语破的。“亦有”与下句的“不独”互文对照,更说明在诗人看来,西施是一位聪慧过人的女子,当她牺牲自身拯救了沦亡的祖国后,必然会像范蠡一样具有先见之明,洞察越王的奸恶,也必然会怀着与范蠡一样的“弓藏惧”作出变名易姓、浪迹江湖的抉择,以免功高震主,成为统治者权力私欲的受害者。这首诗突破了封建统治阶级女人误国的“祸水”观,史识深刻,感慨深婉,行文曲折,体现出“指事类情,又宛转如意”(赵翼)的艺术特色。

吴伟业简介

唐代·吴伟业的简介

吴伟业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 吴伟业的诗(200篇)► 吴伟业的名句(4条)

猜你喜欢

引眉侄河涘中丫兰盛花儿曹过而作诗引眉索予为之率尔成咏

清代陈恭尹

灵根产自岭云深,高馆何因得共寻。茎有数岐唯一本,花皆纯洁验同心。

七弦每为王香操,九畹曾劳楚泽吟。若遇昔人应叹绝,玉枝连理在于今。

响泉廊

清代陈恭尹

海潮争出入,不激亦长鸣。小榻坐终夜,空山闻瀑声。

听从天籁远,谱作玉琴清。不是成连子,安知移我情。

春日王也夔招游蒲涧即事作

清代陈恭尹

何处春郊布绮筵,菖蒲涧口接濂泉。竹分山色为门径,石咽溪声似管弦。

野寺苍凉怀古地,东风晴暖试花天。闲来偶共山僧笑,不醉溪桥又五年。

春山

清代陈恭尹

诸峰无近远,若与野人期。未改高寒色,青青又一时。

后来花在眼,昨夜雪添池。拟着泉边屋,从今插短篱。

祝小金山月涛师二首 其二

清代陈恭尹

水天一片月孤圆,散入风涛月万千。若是一涛还一月,请师端的数流年。

送连双河之增城赴冉侯平川罗浮之约兼怀张菊水二首 其一

清代陈恭尹

四百名峰日日春,重阳天气似秋新。都亭作客逢邛令,桂酒邀欢有蜀人。

辟谷正须云母粉,救时真现宰官身。菊坡旧菊今芜绝,拟及花时一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