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黄庭坚的诗 > 鄂州南楼书事

鄂州南楼书事

[宋代]:黄庭坚

鄂州南楼书事译文及注释

译文

站在南楼上靠着栏杆向四周远望,只见山色和水色连接在一起,辽阔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开,飘来阵阵香气。清风明月没有人看管自由自在,月光融入清风从南面吹来,使人感到一片凉爽和惬意。

注释

鄂(è)州:在今湖北省武汉、黄石一带。南楼:在武昌蛇山顶。

四顾:向四周望去。山光、水光:山色、水色。

凭栏:靠着栏杆。十里:形容水面辽阔。芰(jì):菱角。

并:合并在一起。一味凉:一片凉意。

鄂州南楼书事鉴赏

  《鄂州南楼书事》描述的情景是:武昌的夏天,热得可怕。那天晚上,诗人登上高高的南楼乘凉。他倚栏而望,明月已近中天,皎洁的清辉倾泻而下。四面的光与水光相连相映,一片通明;方圆十数里、盛开着芰(菱)、荷,凉爽的夜中,不断有淡淡的芳香扑面而来。习习清,朗朗明月,谁也不能对它们管束驱遗,它们慷慨、殷勤地为南楼送来清清爽爽的夜凉,供游人称心快意地消受啊!

  欣赏这首小诗,读者很容易忘记自身的处境,仿佛自己也登上南楼来乘凉了。这样的感觉是这样来的。先从外界景象来看:四外水落石出,十里芰荷,楼头清,空中明月,远方近处,天上地下,以南楼为中心,构成一个高远、清空、富有立体感的艺术境界。再从自身感受来说:光、水光、月光,是眼睛的视觉所感到的;芰、荷的香气,是鼻子的嗅觉所感到的;清——夜凉,是皮肤的触觉以及耳朵的听觉听感到的;而“南楼一味凉”的“味”字,还隐含着口舌的味觉在起作用,好像在那里细细地美美地品尝一般。总之,读者的眼睛、鼻子、耳朵、口舌、皮肤种种器官司的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种种功能,统统被调动起来,集中起来,共同参与对这南楼夜景的感觉、领略、体验。此景此情,令人生出如临其境的感受,成了自然而然的事。这便是作品的艺术魅力,诗人的艺术追求了。

  黄庭坚一生,道路崎岖坎坷,由于遭受人陷害中伤,曾贬官司蜀中六年之久;召回才几个月,又被罢官司来武昌闲居。当夜纳凉南楼,眼见明月,无拘无束,各行其是,想到自己每欲有所作为,却是动辄得罪,怅恨之情,于是潜滋暗长。“清明月无人管”,正是诗人这种心绪的自然流露。

黄庭坚简介

唐代·黄庭坚的简介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 黄庭坚的诗(2085篇)► 黄庭坚的名句(41条)

猜你喜欢

庚申元日彭城

明代尹台

南天旭景动千扉,北极祥光转禁闱。岸雪飐风将腊换,城云袅树带春归。

嵩呼漫拭常朝履,华祝遥开旧赐衣。二十馀年金马闼,江湖何地报恩辉。

春日过寿许奉常母夫人诞辰因留赏牡丹席间限韵二首 其一

明代尹台

阆苑曾推第一花,天香今散洛阳家。纷披自捧当庭露,烂漫还舒满院霞。

不畏风欺吟鬓短,从教月上醉肩斜。年年花下长为寿,持向瑶池宴里誇。

省中春思示孙宏诩二首 其一

明代尹台

省閒宴坐自虚超,闭阁春阴在柳条。懒以诗书酬白发,共谁事业振青霄。

门稀车马心同水,家在云林梦亦樵。寄语旧山相狎侣,不教岩桂负先招。

王岩潭太守以所刻诗访余读之有作

明代尹台

青龄北苑看花日,白发南宫对酒年。四纪神交空海岳,三山仙路杳云烟。

新篇招侣丹霞外,旧句怀人碧草边。少壮英游今几在,不知谁为听朱弦。

孟月行送袁驿丞之江东

明代尹台

孟月雪花飘满路,春风不入长安树。行人鞍马在路旁,冻鸟无声飞难去。

长安今岁何大寒,积雪四野浩漫漫。雪中行者江东宰,别我欲赴龙沙湾。

夜宿昌平同应少宰孙宗伯集叙用韵分赠二首 其二

明代尹台

齿发空思乍壮年,长缨赤骥顿谁牵。门同陆相知虚忝,榜藉苏公得并传。

慕道喜多关内士,息机欲问汉阴田。檐花细雨深杯夜,燥湿阴中识昨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