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刘长卿的诗 >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代]: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

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

新雨过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

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

注释

莓苔:一作“苍苔”,即青苔。履痕:一作“屐痕”,木屐的印迹,此处指足迹。

渚:水中的小洲。一作“者”。

春草:一作“芳草”。

“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创作背景

  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居所远近寻找,仍未如愿,诗人非但没有产生失望惆怅,反而获得精神惬意和心理的满足。此诗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所作的。

参考资料:

1、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227-229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鉴赏

  全诗围绕着题目的“寻”字,逐渐展开。“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开始二句就突出一个“寻”字来,顺着莓苔履痕(一作“屐痕”),一路寻来。语言浅淡质朴,似乎无须赘言:那人迹罕至的清幽径,正是常道士出入往来之地,这里没有人间喧嚣,满路莓苔。履痕屐齿给来访者带来希望和猜想:幽人不远,晤面在即;否则就是其人出晤,相会须费些周折。

  颔联写由顺其路而始入其居境。两句写景平列,用意侧重“闭门”寻人不遇。“白云依静渚”,为远望。

  白云絮絮,缭绕小渚。“依”字有意趣。越溪(或是缘溪)而至其巖扉,近看则“春草闭闲门”,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如果说一路莓苔给人幽静的印象,那么这里的白云、芳草、静渚、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渚是“静”的,白云、芳草也是静静的。门“闲”,不遇之人,来访者不期然而然的心境也“闲”。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在自然景物的观照中,悄然融入自在平静的心绪,来访不遇的怅然,似乎被这清幽、宁静的环境,带有内省参照的“禅意”所冲化,渐趋恬然。

  独闭的闲门,摇曳的小草,使人浸润在“绿满窗前草不除”的幽静自在境界,滋味咸化于这静默的世界之中。

  上四句叙寻而不遇,意绪明白。后四句继写一路景观,浑化无迹须缓缓味出。“过看松色,随到水源”。这看松寻源,所趋何向,是不遇而再寻,还是顺便一游其,还是返回,诗人没有说出。两句以景带叙,下句叙事成份更多些。“水源”,应该不是指来时“经行处”,所以“随”不是下,而是入,随转折,缘道探寻水源。道士不在寓所,因此这寻水源,也就是寻道士,“随”字简洁,道纡绕,峰回路转,随探源,缘水经。其间林壑深秀,水声潺潺,都由这个“随”字导人神游,启迪丰富的“曲径通幽”的想象。上句“过看松色”,或指道士居所“门外景”,或指“随”时的景致。“过”暗示忽然遇,诗人仅仅用一“过”字表示它的刚刚存在,而着意于霁云收之后翠绿生新的松色。“过”字,把阵带来的清新宜人的气息、物色,轻松自然地托显出来,同时也隐隐带出漫步道的时间进程。

  “过”,涮新了松色,也带来冥想。自生自灭的短暂一“过”,和静静白云一样,已在写“禅意”(金性尧)。

  尾联的“禅意”,用得精妙。诗人看见了“溪”,却浮起“禅意”,从幽溪深涧的陶冶中得到超悟,从摇曳的野静静的观照中,领略到恬静的清趣,溶化于心灵深处是一种体察宁静,荡涤心胸的内省喜悦,自在恬然的心境与清幽静谧的物象交融为一。况且禅宗本来就有拈微笑的故事,这都溶入默契不言的妙悟中,而领会出“禅意”,因用“与”,把物象和情感联结起来。禅宗的妙悟和道家的得意忘言,有内在相通之处。佛道都喜占林,幽径寻真,荡入冥思,于此佛道互融,而进入“相对亦忘言”的精神境界。

  芳草松色、白云溪的美感,“禅意”默想的清享,都清美极了。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惬意自得的感受,也都含融在诗的“忘言”之中。

刘长卿简介

唐代·刘长卿的简介

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 刘长卿的诗(459篇)► 刘长卿的名句(32条)

猜你喜欢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四 经桃花坞

明代文徵明

夕阳下马桃花坞,不见桃花坞亦蓁。溪壑春风空旧梦,柴扉流水或秦人。

图经可按桑田异,诗客多情燕麦新。不用苦辛仍买种,梁园金谷总成尘。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三 下缥缈峰小憩西湖寺

明代文徵明

回岭悬藤稍倦攀,税鞍中路得禅关。百年清净山中债,半日浮生竹院閒。

小雨磬声延午梦,方池云影淡秋颜。此行别有堪誇事,得与高僧共往还。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二 缥缈峰

明代文徵明

薙草遥遵鹿兔踪,飞岚拂袖映疏松。平湖万顷玻璃色,落日千寻缥缈峰。

烟树吴都晴上掌,秋风云梦晚填胸。无烦咋指伤韩愈,尽有閒情在短筇。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一 自胥口入太湖

明代文徵明

蒹葭缭绕带胥塘,百里沿洄笠泽长。新水浮天舟浩荡,远山沉日树苍凉。

风烟西去堪乘兴,鸡犬中流别有乡。咏得鲈肥人脍玉,自敲渔榜答沧浪。

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七 游洞庭将归再赋

明代文徵明

城中遥指一螺苍,到此依然自一乡。晓鼓隔溪渔作市,秋风吹枳橘连墙。

名山更倚湖增胜,清赏刚临月有光。正尔会心空又去,不如僧住竹间房。

金山寺待月

明代文徵明

浮玉山前玉露凉,晚潮微上月洋洋。鱼龙深夜浮光怪,云树遥空带渺茫。

水国题诗酬一宿,中泠裹茗荐初尝。江风吹酒不能睡,起踏松阴自绕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