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许棐的诗 > 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宋代]:许棐

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个春季没和西湖谋面,怕见外边这花香日暖的春天。窗外的雨应和着我的泪水,挥动着我手中的笔管吐诉情感,心中的思念那么长,信笺却这么短,我怎么能够把话说得完。

懂得我心的只有这雕梁上的春燕,飞来飞去地与我相伴。东风哪会晓得我琵琶声中的忧怨,刮来刮去又把花儿吹落一片。

注释

一春不识西湖面:指整个春天自己都独居房中,未去欣赏西湖春景。

翠羞红倦:湖面上叶密花谢,春意阑珊。

湘管:用湘竹做的毛笔。

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鉴赏

  上片先从春游说起。我们的女主人公因为良人离家远行,无心绪去光旖旎的西湖春游。“一春不识”,涵盖了整个一个春天都未出游;而“不识西湖面”则把西子湖人格化了。“翠羞红倦”乃“羞翠倦红”之意。这位少妇本来是容月貌可以与绿叶红匹敌的,但因心绪不佳,面色无华,因而羞见绿叶,倦赏红。这是从一个层面、一个角度表现了女主人公郁郁心情

  接下来。词人又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层面表现她的情绪:“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在下着霏霏细的窗前,这位少妇在给良人写信,她含泪摇着笔管将自己的情思倾吐在纸上,然而意长笺短,言不尽意,心中的万语千言只能略表一二。这里的“湘管”是指笔管乃由湘妃竹所制。相传大舜南巡不归,其二妃娥皇、女英(帝尧之二女)日夜哭泣,泪洒于竹,竹尽成斑。因而“湘管”也包含悲苦、垂泪之意。“窗和泪”已够悲矣(天泪与人泪合一),再加之湘妃之泪,三泪交融,少妇心境之悲表现尽矣!这是第二个层面。

  下片前二句乃第三层面:少妇之心惟有雕梁之上的燕子理解。这表现了女主人公是寂寞的,空房只有燕子相伴;同时也说明女主人公是贞洁的,她从不招蜂惹蝶,每天和她在一起的只有梁上燕;再者表明孤高的、内向的,她不与凡人为伍,只与紫燕为友,向它倾诉心曲。

  最后两句展示了女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第四个层面:她通晓音律,善弹琵琶,她把自己的哀怨诉诸其弦:她怨时光的流驶,红颜的短暂,希望春光较长地留在人间;然而东无情,它不管琵琶的哀怨,仍吹走了春光,把落吹得满地都是。这落岂不是自己青春的象征吗?她哀叹自己的美丽年华就这样在离愁别恨中匆匆凋零,等闲消逝……

  “西湖”──“湘管”──“梁燕”──“落”,词人就是通过这四个意象段,多方位、多层面地展示了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描画出一条具有个性特征和特定情境的人物情感律动线。

许棐简介

唐代·许棐的简介

许棐fěi(?~1249)字忱夫,一字枕父,号梅屋。海盐人(今属浙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庆初前后在世。嘉熙中(公元1239年左右)隐于秦溪,筑小庄于溪北,植梅于屋之四檐,号曰梅屋。四壁储书数千卷,中悬白居易、苏轼二像事之。

...〔 ► 许棐的诗(195篇)► 许棐的名句(3条)

猜你喜欢

挽高孺人

宋代刘克庄

泝源高适谱,作媲郑虔家。

贤子搴丹桂,高才补白华。

曝书一首

宋代刘克庄

秋斋近午气尤炎,命仆开箱更发奁。

虫蚀阙文劳注乙,岚侵脱叶费装黏。

观社行

宋代刘克庄

吾家世南折简呼,有日曷不见子都。

牵衣况复幼吾幼,闭户大似愚公愚。

杂咏一百首 其二十七 荀彧

宋代刘克庄

杀身明逆顺,濡足救危亡。未必荀文若,甘为操子房。

竹溪评余近诗发药甚多次韵 其三

宋代刘克庄

矍铄翁徒誇被甲,玄真子自爱衣蓑。昏花安得金篦刮,荒落犹将铁砚磨。

雄思湛深空自好,郊鸣寒苦几时和。木鱼差异炎凉者,不鄙柴门夜夜过。

送薛明府

宋代刘克庄

长官三载内,屡被督邮嗔。

镇静苔刑少,公清县库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