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陶渊明的诗 >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二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二

[魏晋]:陶渊明

鸱鴸见城邑,其国有放士。

念彼怀王世,当时数来止。

青丘有奇鸟,自言独见尔;

本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二译文及注释

译文

鸱鴸出现在城里,国内便有放逐士。

想那楚国怀王时,此鸟必定常飞至。

青丘之山有奇鸟,独自出现人不知。

本来就为迷者生,不必晓喻贤君子。

注释

鸱鴸(chīzhū):鸟名。见(xiàn):出现。

怀王:楚怀王,战国末期楚国君主。屈原便在怀王时被放逐的。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二鉴赏

  此诗用《海经》中两则奇异之神话,来表达诗人对政治时事感慨,其内涵具显隐两重。从表层看,含义颇为明确,古今学者多有解说。大致而言,是采《南经》所记述的鸱鴸、灌灌故事:柜“有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其鸣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青丘之“有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通过对当年楚国屈原被放而怀王不悟,终至亡国历史教训的回顾,影射批评东晋政权在GRE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用人上的亲信邪佞,疏放忠良,不重正士。此层含义,感慨极深,理想现实的冲突也很强烈,它们一方面体现了渊明在当时特有的关于“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非士无以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的治国尚贤重士的政治理念,另一方面也包含了诗人自己在东晋社会里所深切体会到的“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的感士不遇的家国身世之叹。如进一步对此诗的深层含蕴进行探索,可以发现,此诗还在一层奇幻迷离的神话气氛遮蔽下,隐含有陶渊明对当时敏感政治时事的进一步揭露之成分。具体而言,此诗在引用《海经》传说时,也利用上古神话系统,借“鸱鴸”之语言符号,暗示了恭帝被害的历史真相,在命义上,与诗人大致在同一时期所作的《述酒》有异曲同工之处。

陶渊明简介

唐代·陶渊明的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 陶渊明的诗(216篇)► 陶渊明的名句(41条)

猜你喜欢

繁台春望

明代李梦阳

野旷孤烟静,高台独望时。地残隋氏苑,天阔禹王祠。

晚日云争白,阴崖花自迟。目断南来雁,萧然故国思。

出塞二首 其二

明代李梦阳

碛日淡无晖,胡沙惊自飞。望烟寻戊垒,闻雁忽沾衣。

大将搜河套,游兵出武威。贺兰山下战,昨日几人归。

出塞二首 其一

明代李梦阳

胡蔓黄河限,秦亡紫塞存。碛沙浮落日,寒雾宿疏墩。

哨马三边动,烧荒千里昏。将军拜金印,白骨不曾论。

环县道中

明代李梦阳

西人习鞍马,而我惮孤征。水抱琵琶寨,山衔本钵城。

裹疮新罢战,插羽又徵兵。不到穷边处,那知远戍情。

明代李梦阳

不睹空王宇,谁兴浩劫心。散花疑白象,布地果黄金。

水雾飞梁洒,夕阳迥殿阴。独嗤簪绂客,游赏托云林。

银山寺

明代李梦阳

银山倚铁壁,天外削三峰。下见林中寺,来闻午后钟。

僧徒住石屋,雷雨拔门松。西望诸陵接,云成五色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