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王恽的诗 > 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元代]:王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

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秋天 

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译文及注释

译文

透过清秋的薄雾,传来了采菱姑娘的笑语。

湖面风平浪静,像白色的素绢平铺。

到手的美好风光可别虚负,我在湖上久久留恋,不肯离去。

相交而过的画船上,佳人对我嫣然一笑,是那样的娇妩。

江山确实美如画图,可惜毕竟不是我的家乡,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土?

注释

练:白色的绢绸。

入手:到来。

留连:留恋而徘徊不去。

信美:确实美。

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鉴赏

  乐府诗中有《江南弄》、《采莲曲》等,表现江南水乡的特有情。早期的散曲文人多以《小桃红》的曲牌,将乐府的这种调移植入曲中,曲牌也因而有《平湖乐》的别名。

  秋天是菱角莲蓬的收获季节,水乡姑娘们荡着莲舟,来到湖塘之上,一边劳作,一边笑语喧哗。这种景象本身就充溢着生活之美。妙在作品将它放在“秋烟”也即清秋的晨雾中表现,作为隐隐约约的远景,这种朦胧美令人心旌动荡。诗人自己也荡舟于湖上,平波静,水面如摇曳的一块白绢。“波静如横练”,既有“平”的形感,又有“白”的色感,更有“软”的质感,这是作者置身的近景。“隔秋烟”的朦胧与“横练”的明晰形成一重对照,“人语”与“波静”又形成一重对照,从而使短短的两句景语中,蕴涵了丰富的诗情画意。

  “入手光莫流转”,语本杜甫《曲江》的诗句:“传语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流转”即迁延变化之意。这是诗人面对湖上美景感想,何况此时他的小船已经穿过了“秋烟”,同采菱的姑娘们打了照面。后者对他投以嫣然一笑,更足令诗人销魂。“共留连”是巧妙的斡旋,它既是对“入手光”感想的延续,又是作者相逢画船的实情写照。江南水乡物明媚,人情旖旎,诗人陶醉其间是可以想象的。

  岂料结尾笔锋陡然一转,悲从中生。诗人借用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的名句,引出了自己油然而生的慨叹:“问何日是归年”。“何日是归年”是杜甫《绝句二首》中的成句,可见这种乡愁在诗人心底中蓄藏已非一日。从客方的美景中意识到“终非吾土”,从极度的快意中涌现出归期杳渺的惆怅,就特别令人悲怆。这种大起大落的手笔,具有动魄惊心的效果。

  《平湖乐》(即《小桃红》)格多律句,故清人朱彝尊《词综》即将此曲收入为词。由宋词一路衍化而来的那部分曲,确曾存在亦词亦曲、“词以文(而)言,曲以声(而)言”(刘熙载《艺概》)的一体二名的情形。但混淆的产生,主要还是缘于早期文人以词笔为散曲的创作倾向。该篇末句“问”为衬字,可知作者是将它认同为曲的。

王恽简介

唐代·王恽的简介

王恽

王恽,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裕宗皇太子真金和成宗皇帝铁木真三代的谏臣。

...〔 ► 王恽的诗(313篇)► 王恽的名句(4条)

猜你喜欢

木兰花

清代樊增祥

暖风销尽楼阴雪。昨夜香衾全体热。并头羞戴蕙双花,连理初生桃百叶。

禁烟未届清明节。抛隳光阴刚二月。自批湘竹制风筝,杏子红绫糊蛱蝶。

金缕曲 其一 韬父见余近词,不胜感怅。宣南老友,惟君一人,言愁欲愁,再成是解

清代樊增祥

轩翠风流歇。付双鬟、黄河一唱,玉龙凄切。试数人间词赋手,吾亦当年老铁。

怎字字、滴成鹃血。一自灵云悭圣解,惨桃花、天地成秋色。

蝴蝶儿 效张泌

清代樊增祥

金缕衣。绿杨枝。晓寒梳洗下楼迟。远山双黛低。

解辫添香剃。分杯递口脂。此情惟有两人知。怎生忘得伊。

望江南 其三

清代樊增祥

双红豆,粒粒是情根。塞北燕支多少泪,江南烟水几何春。

付与弄珠人。

情久长

清代樊增祥

月明鹤背吹笙,玉貌如天远。甚小凤、碧桐深处,重斗弦管。

白杨堪作柱,尚留得、燕子楼中盼盼。杜郎老、看他定子,两世红霞,情不尽,金樽浅。

南浦 和鲁逸仲韵

清代樊增祥

君卿老去,掩蓬蒿、不谒五侯门。道是今年秋闰,箫鼓满花村。

才说平阳脂餤,又天香、桂子落纷纷。叹凤城佳丽,玉蛾金兔,都化战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