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辛弃疾的诗 > 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

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

[宋代]:辛弃疾

绿涨连云翠拂空。十分风月处,著衰翁。垂杨影断岸西东。君恩重,教且种芙蓉。

十里水晶宫。有时骑马去,笑儿童。殷勤却谢打头风。船儿住,且醉浪花中。

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译文及注释

译文

碧绿的湖水与天空的云连接在一起,一片翠蓝拂试着天空。西湖的风光十分好看,却要我这个老头子住在这里。湖堤上的垂杨树影遮断了东西两岸。君王的恩情太深重了,照顾我这个老头子暂且在这里种芙蓉。

在这个周回十多里的西湖里,还有闽王留下的水晶宫,我常去那里观赏,有时骑马去,儿童看见都笑我。在西湖游玩的时候,顶头风会给我增加不少的麻烦,但我却真情实意的感谢顶头风。船儿停住不走了,我们就在浪花中痛饮一醉吧。

注释

①小重山:词牌名,又名《小重山令》。《金奁集》入“双调”。唐人例用以写“宫怨”,故其调悲。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②著衰翁:住老头子。衰翁是作者的自称。

③“君恩”两句:陈与义“甲寅岁出守湖州,道中荷花无复存者,乙卯岁自琐闼卜居青墩镇”之《虞美人》:“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芙蓉:荷花的别名。叫且:且叫,因协平仄而倒置。

④十里句:《闽都记》:“西湖周围十数里,王延钧筑室其上,号水晶宫。时携后庭游宴,不出庄陌,乃由子城复道跨罗城而下,不数十步至其所。”

⑤打头风:欧阳修《归田录》及叶梦得《避暑录话》俱谓“打”音滴耿反,则当读若“顶”,即今所称顶头风也。

参考资料:

1、辛弃疾.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26

2、傅德岷 卢晋.《唐宋词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45页

3、辛弃疾.辛弃疾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年11月1日 :第263页

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光宗赵惇绍熙三年(1192),当时词人在福建提刑任上,并没有实现自己的建功立业的志向,只能在颓唐之际寄情山水。

参考资料:

1、李肇翔 .辛弃疾词 :万卷出版社,2009年:第795页

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鉴赏

  上片主要写三即福州西湖优美景象,但也透出作者自己的颓放与悲哀。首句以连云的湖水,拂天的翠柳,极写西湖的辽阔、饱满、绿意醉人。接二句写自己,写自己既得以住在月最佳处,又与这最美月景象不相称。“衰翁”一词,可见其颓唐放逸的心情。“垂杨”一韵,接首句“翠拂空”而来,写自己领受了“厚重”的君恩,在西湖无柳处补种芙蓉的情态。

  下片赋写自己游湖的快乐,在快乐中也透出颓放之意。首句承上文描写西湖之美的语句,再写西湖之美,但并不重复,因为此处是以“水晶宫”的想像,赋予西湖神仙幻境般的神奇之美。“有时”两句,暗用晋代简醉后倒载而为儿童所笑的典故,写自己在此喝得酩酊大醉,于是骑归去时,不免为儿童辈所笑的情景,用以形容自己像简一样的颓放。结韵为加一倍法抒情写怀,他说自己既然遭遇到迎面而来的逆,那么就不再往前行船,索性酣醉于这被激起的浪中。以“打头”象征阻碍他的政治力量,以“醉浪比喻自己的索性颓放,但也含有不为浪所吓倒的骨。

  全词用事浑化无迹,意境如同全为白描绘成,口语造就。因此神迹双清,余味隽永。

辛弃疾简介

唐代·辛弃疾的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 辛弃疾的诗(792篇)► 辛弃疾的名句(125条)

猜你喜欢

和宋之问下

唐代王无竞

日云暮兮下嵩山,路连绵兮树石间。出谷口兮见明月,心裴回兮不能还。

驾幸长安奉使先往检察

唐代王无竞

奉使至京邑,戒涂历险夷。首旬发定鼎,再信过灞池。

河山壮关辅,金火递雄雌。文物沦霸运,灵符启圣青。

君子有所思行

唐代王无竞

北上登渭原,南下望咸阳。秦帝昔所据,按剑朝侯王。

践山划郊郭,浚流固墉隍。左右罗将相,甲馆临康庄。

灭胡

唐代王无竞

汉军屡北丧,胡马遂南驱。羽书夜惊急,边柝乱传呼。

斗军却不进,关城势已孤。黄云塞沙落,白刃断交衢。

巫山

唐代王无竞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裴回行作雨,婉娈逐荆王。

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朝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

相和歌辞·凤台曲

唐代王无竞

凤台何逶迤,嬴女管参差。一旦彩云至,身去无还期。

遗曲此台上,世人多学吹。一吹一落泪,至今怜玉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