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陈草庵的诗 > 山坡羊·晨鸡初叫

山坡羊·晨鸡初叫

[元代]:陈草庵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

路迢迢,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

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山坡羊·晨鸡初叫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早晨雄鸡初叫,到黄昏乌鸦不停地聒噪。世上有哪一个人不去名利场上奔波?

道路遥遥万里,江水千里迢迢,为了求取功名人们苦苦跋涉在长安道上。

今天的少年明天就会衰老。江山依旧那样美好;可人的容颜却憔悴不堪了。

注释

红尘:佛家称人世间为红尘。此指纷扬的尘土,喻世俗热闹繁华之地,亦比喻名利场。   

长安:今陕西西安,汉唐京都,此泛指京城。

山坡羊·晨鸡初叫鉴赏

  这是陈草庵写的调寄【中吕】山坡羊的二十六首小令中的第二十二首。该曲起笔就用两个精工的对偶句,画出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的醉睡图:一个是贪图酗酗大醉的陶潜,一个是贪图昏昏大睡的陈抟。“图醉”和“贪睡”,互文见义,极力渲染出他们醉了即睡、睡醒又醉的狂态。他们这种放浪形骸的狂态,是无法为元代那些追名逐利之徒所理解的。“此时人”,指作者所处的元代社会中那些为名利而角逐的人;“当时意”,指陶潜、陈抟当时那样做的用意。“此时人”与“当时意”用“不解”二字勾连起来,形成对比强烈的的句中对。这就使读者急于知道何以“不解”,“当时意”又是指何而言,从而吸引读者往下看。

  “志相违,事难随”,这两个句短音促的对偶句,不加雕饰地对上述问题作出了答案。原来那位被锺嵘《诗品》称之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任彭泽令时,由于郡遣督邮至县,县吏谓应束带见之,而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去职,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志,家居安贫乐道,以诗酒自娱,终生不再出仕。而那位自号扶摇子的后唐失意举子陈抟,先后隐居五当山、华山学道,一睡常百余日不起,自后晋、后汉以后,每闻一朝兴亡,就心有不悦而攒眉蹙额好多天。等到赵匡胤登帝位,方笑道:“天下自此定矣!”后被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道家称之为陈抟老祖。渊明图醉,乃在于他那高洁的志趣与世俗的现实相矛盾,只好有如昭明太子所说“寄酒为迹”(萧统《陶渊明集序》);陈抟贪睡,乃在于他登上仕途之事难以在政治污浊的乱世实现,只好走他隐居避世的道路。他们既对现实感到不满,而又无力变革现实,所以“不由他醉了齁齁睡”就事在必然了。“他”,此指“他们”,合写陶潜和陈抟;“齁齁”(hōùhōu),形容鼻息声。这里不仅用“醉”和“睡”照应开头两句,为他们洁身自好而甘于寂寞合写一笔,而且用“不由”二字将志事不合的必然情态一语道尽,从而点明了“当时意”的内涵,解开了“此时人”从追名逐利的角度无法理解“当时意”之谜。

  曲意至此,已经豁然。但作者并不满足,更用“今日世途非向日:贤,谁问你;愚,谁问你!”再推进一竿,使“叹世”的主题鲜明而又尖锐地摊在读者面前。如果说“向日”(即“昔日”)陶潜、陈抟采用“醉”、“睡”的方式敝屣世俗,终于赢得贤者、高士的美名,那么“今日”的“世途”(即“世道”,指社会状况)更非昔比,无论你贤也好,愚也好,竟达到无人过问的地步。昔已不堪,何况今不如昔,贤愚不分,正邪颠倒,这是什么样的世道,作者先用“今日”与“向日”这两个句中对作今昔对比,再用“贤,谁问你”与“愚,谁问你”这两个对偶句概括现实,并在整体上用前面六句对结尾三句进行反衬,从而将作者愤世嫉俗的一腔怨气喷发净尽,使全曲层层推进的波澜涌向了高潮,十分辛辣地对当时社会的一个侧面进行了讽刺。

陈草庵简介

唐代·陈草庵的简介

陈草庵(1245——约1330),名英,字彦卿,号草庵,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平事迹不详,元代散曲作家。曾任监察御史,中丞等职。现存小令二十六首。元·钟嗣成《录鬼簿》称其“陈草庵中丞”,名列前辈名公之中。孙楷第《元曲家考略》以为陈草庵名英,曾任宣抚,延初拜河南省左丞。门岿继考其人,名英,字彦卿,号草庵,析津(今北京)人。元代张养浩《云庄类稿》卷九《析津陈氏先茔墓碑铭》引陈英自述,叙其家世及任职历程甚详(见《元曲百家纵论》第七三页),可备一说。其存曲多愤世嫉俗之作。

...〔 ► 陈草庵的诗(6篇)

猜你喜欢

题同寅洪宪副文坛风月卷次韵 其二 次冯佩之韵

明代黄仲昭

旂常未论百年功,且乐清尊一夕同。大嚼霜螯羹荐蟹,熟燔珍掌馔分熊。

似闻大史占玄象,曾说文星烛紫宫。却笑世途多得失,伊谁勘破楚人弓。

题同寅洪宪副文坛风月卷次韵 其三 次屠元勋韵

明代黄仲昭

高揭吟坛数仞杠,主盟骚雅树旌幢。风过禁籞传清漏,月转花衢吠小尨。

已见明时无滞狱,何妨良夜倒春缸。惭予进退俱无补,祇合荷衣钓石矼。

题同寅洪宪副文坛风月卷次韵 其一 次李若虚韵

明代黄仲昭

红烛清尊岂偶逢,十年同听禁垣钟。豪谈发处风生席,白战酣时月映松。

应务羡君才独裕,济时愧我术偏庸。人生适意应为福,底用凌烟阁上封。

谒南安道源堂再用前韵

明代黄仲昭

圣学湮沉世几迁,先生推阐复昭然。羲前至理探无极,轲后斯文赖有传。

星聚奎躔开道化,天将文教付名贤。千年坠绪思重续,掘井何人已及泉。

南安访同年张东海祠和同年张泰侍御韵

明代黄仲昭

南安大守知多少,谁复如君有此祠。施设总根经史学,死生均系吏民思。

平生不负王曾志,终古难磨叔子碑。遗像俨然犹不死,何须更赋拟招诗。

自石城往宁都道中作

明代黄仲昭

穷冬风露晓凄其,倦客何时息马蹄。山合忽疑前路断,峰高翻觉宿云低。

丹枫翠竹攒幽涧,绿蔓黄茅没古蹊。谩说闽疆近相接,故园千里望中迷。